綿教技〔2017〕27號
━━━━━━━━━━━━━━━━━
綿陽市教育技術和信息管理中心
綿陽市電化教育館
關于舉辦2017年度綿陽市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的通知
各縣市區電教站,科學城教體局,園區社發局,市直屬學校:
為進一步加強全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提高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水平,加強優質教學資源開發,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結合四川省電化教育館《關于舉辦2017年度四川省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的通知》(川教館函〔2017〕10號)文件精神,決定舉辦2017年度綿陽市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以下簡稱“大賽”)?,F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1.請各縣市區、直屬學校高度重視“大賽”工作,組織廣大教師積極參加本次活動。
2.各縣市區、市直屬學校組織對本地區、校參賽作品進行初評,并遴選優秀作品于6月15日前報市教育技術和信息管理中心。我館將組織專家進行評審,并選送優秀作品參加“2017年度四川省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活動評審。
3.本次“大賽”具體辦法和工作要求詳見《2017年度綿陽市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指南》。
聯系人:景雪蓮 電話:180****0337
E-mail:767900****@qq.com
附件:2017年度綿陽市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指南
綿陽市教育技術和信息管理中心
2017年5月3日
附件
2017年度綿陽市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
指 南
綿陽市電化教育館 2017年5月 |
目 錄
一、參加人員范圍
二、項目設置及相關要求
(一)項目設置
(二)項目說明及要求
(三)評選指標
(四)作品資格審定
(五)作品制作
三、評比辦法及獎項設置
(一)評比辦法
(二)獎項設置
四、參賽作品報送
附表1: 作品登記表
附表2:推薦作品名單
附表3: 2017年度綿陽市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評委推薦表
附表4:組織單位及聯系人信息表
附表5:2017參賽作品信息總匯表(電子文檔,請下載)
一、參加人員范圍
全市中小學和幼兒園及行業所屬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師、教育技術工作者。
第二十一屆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大獎賽根據不同學校、不同學段教育教學要求和特點,按照基礎教育、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分組(按照作品第一作者所在單位劃分)設置項目。“2017年度四川省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2017年度綿陽市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 均只設置基礎教育組,中職學校教師、普通高等院校教師參賽作品可通過信息化活動網站(****)報送。
1.基礎教育組:課件、微課、課例、教師網絡空間。
幼兒教育:課件、微課、課例。
特殊教育:課件、微課、課例。
教學點:教育資源應用教學設計方案、教育資源應用課例。
2.中等職業教育組:課件、微課、精品開放課程。
3.高等教育組:課件、微課、精品開放課程。
(二)項目說明及要求
1.課件:是指基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根據教學設計,將特定的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和教學手段有效呈現的應用軟件,目的是輔助教與學,并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梢允轻槍δ硯讉€知識點,也可以是一課時或一個教學單元內容,制作工具和呈現形式不限。移動終端課件作品應能在iPAD、Android PAD等移動教學設備上運行。
各類教學軟件、學生自主學習軟件、教學評價軟件、仿真實驗軟件等均可報送。
(1)制作要求:視頻、聲音、動畫等素材采用常用文件格式;作品大小不超過700MB。
(2)報送形式:以光盤形式報送。應易于安裝、運行和卸載;如需非常用軟件運行或播放,請同時提供該軟件,如相關字體、白板軟件等。
2.微課:是指教師圍繞單一學習主題,以知識點講解、教學重難點和典型問題解決、實驗過程演示等為主要內容,使用攝錄設備、錄屏軟件等拍攝制作的微視頻課程。主要形式可以是講授視頻,也可以是使用PPT、手寫板配合畫圖軟件和電子白板等錄制的批注講解視頻。
(1)制作要求
報送的微課作品應是單一有聲視頻文件,要求教學目標清晰、主題突出、內容完整、聲畫質量好。視頻片頭要求藍底白字、楷體、時長5秒,顯示教材版本、學段學科、年級學期、課名、教師姓名和所在單位等信息,視頻格式采用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流媒體格式(如flv、mp4、wmv等),畫面尺寸為640×480以上,播放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鐘??偞笮〔怀^100MB。
根據學科和教學內容特點,如有學習指導、練習題和配套學習資源等材料請一并提交。
(2)報送形式:以光盤形式報送。
3.課例:是指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和教育資源,解決學科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的課堂教學案例。把信息技術和教育資源作為內容、方法與手段融合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教學過程整體優化。如:翻轉課堂、基于網絡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項目學習等教學方式,一對一學習、移動終端學習、基于信息技術的創意創作教學等。
翻轉課堂教學課例: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學生課前通過觀看微視頻,網上查閱資料,互相討論交流等形式自主學習,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和交流,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吸收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下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作而完成。
基于網絡的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學課例:是指利用網絡,基于問題的學習或基于項目的學習課例。學生從真實世界的問題或項目出發,以小組學習為主要學習形式,強調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強調把學習設置到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尋找問題解決辦法,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能力。強調充分應用網絡信息技術進行知識獲取、管理,溝通互動、探究合作、組建虛擬學習社區。
一對一數字化學習課例:是指在每位學生均擁有一臺數字化終端設備的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環境下,應用信息技術開展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新型教學方式。
移動終端課例:是指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應用移動終端技術,把信息技術和教育資源作為內容、方法與手段融合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探究學習能力,促進教學過程整體優化。
創意創作教學課例:是指將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意創作作為教學內容的的課例,如機器人教學、3D打印、創新教育等。
云端一體互動課堂教學課例:是指面向全國所有具備云端一體化教學環境的中小學校,使用本次大賽指定的教學信息化軟件—天喻教學助手(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可下載),按照互動課堂教學模式,完成一堂課的設計、實施和評價過程的課堂實錄。課例應包括一堂完整課堂教學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課堂實錄(教學助手互動課堂錄屏和授課現場錄像)、教學反思、相關資源(可選)和評測練習(可選)等。
(1)制作要求:報送的課例應是根據教學設計所完成的課堂實錄,主要教學環節應有字幕提示。課例視頻采用常用視頻文件格式。如果是時間較長的活動課程,則只需要幾個關鍵環節的視頻錄像剪輯。教學設計、教學資源、教學效果評價和教學反思須一并報送。作品總大小不超過700MB。
每節課為一個標準課時。
(2)報送形式:以光盤形式報送。
4.教師網絡空間:是指教師在網絡平臺上從事教與學活動的載體。作品應主要體現教師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的資源應用、備課授課、網絡研修、家?;?、師生互動、指導評價等活動情況。
(1)制作要求:提交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各類素材制作的PPT文檔,綜合反映教師網絡空間的日常應用情況和應用效果。同時提交空間使用說明文檔,包括空間網址、評審專用臨時賬號密碼和使用指南等。
(2)報送形式:以光盤形式報送。
5.教育資源應用教學設計方案、教育資源應用課例:是指面向教育部“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教學點征集利用數字教育資源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提高教學質量的典型教學設計方案和課例。教學設計方案應體現學科特點和信息技術應用的融合性,突出展現數字教育資源的課堂應用及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和數字教育資源創新教學方法、有效解決教育教學的重難點等方面內容。教育資源應用課例是指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和數字教育資源,解決學科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的課堂教學案例。包括課堂教學實況錄像、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課件和教學反思等方面內容。
(1)制作要求:
①報送的教學設計方案使用Word、WPS等格式。
②報送的課例應是根據教學設計所完成的課堂實錄。應展現課堂教學的所有內容,過程完整,畫面清晰。建議進行適當的后期剪輯處理,在適當環節插入教學資源呈現畫面,保證資源呈現畫面清晰可見。教學設計方案、教學課件和教學反思須一并報送。課例視頻采用常用視頻文件格式。作品總大小不超過700MB。
每節課為一個標準課時。
(2)報送形式:以光盤形式報送。
6.精品開放課程:是以普及共享優質課程資源為目的、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學規律、展示教師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服務學習者自主學習、通過網絡傳播的開放課程,包括精品視頻公開課與精品資源共享課。
精品視頻公開課是以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精品資源共享課是以教師和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學習者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等各類網絡共享課程。
(1)制作要求
①精品視頻公開課:課程選題不限,內容按專題呈現,每講應不少于30分鐘、不多于50分鐘;視頻制作推薦使用高清制式,視頻壓縮推薦采用H.264編碼方式,碼流率不低于256Kbps,封裝格式推薦使用MP4,前期采用標清4:3拍攝時,分辨率請設定為 720×576,前期采用高清16:9拍攝時,分辨率請設定為 1024×576。作品大小不超過700M。
②精品資源共享課: 將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通過網頁呈現, 內容應涵蓋:課程教學大綱、教案、課堂教學錄像、實驗指導、教材、參考文獻、網絡教學課件、習題等;參評作品應體現網絡資源共享、互動交流等特性,幫助使用者進行自主探究、答疑討論、協作學習等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并能夠對教學過程與教學效果進行跟蹤、評價與管理。同時應滿足在因特網上實時運行的基本條件,如: 安全、穩定和快捷等。
(2)報送形式
①精品視頻公開課: 通過大賽網站上傳報送。
②精品資源共享課: 通過大賽網站報名并注明資源共享課網址、用戶名和密碼等,使用說明等文檔可同時上傳。
(三)評選指標
1.課件
評選指標 |
分值 |
評選要素 |
教學設計 |
30 |
教學目標、對象明確,教學策略得當; 界面設計合理,風格統一,有必要的交互; 有清晰的文字介紹和幫助文檔。 |
內容呈現 |
25 |
內容豐富、科學,表述準確,術語規范; 選材適當,表現方式合理; 語言簡潔、生動,文字規范; 素材選用恰當,結構合理。 |
技術運用 |
25 |
運行流暢,操作簡便、快捷,媒體播放可控; 導航方便合理,路徑可選; 新技術運用有效。 |
創新與實用 |
20 |
立意新穎,具有想象力和個性表現力; 能夠運用于實際教學中,有推廣價值。 |
2.微課
評選指標 |
分值 |
評選要素 |
教學設計 |
25 |
體現新課標的理念,主題明確、重點突出; 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選用恰當;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 |
教學行為 |
25 |
教學思路清晰,重點突出,邏輯性強; 教學過程深入淺出、形象生動、通俗易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
教學效果 |
25 |
教學和信息素養目標達成度高; 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
創新與實用 |
25 |
形式新穎,趣味性和啟發性強;
視頻聲畫質量好; 實際教學應用效果明顯,有推廣價值。 |
3.課例
評選指標 |
分值 |
評選要素 |
教學目標 |
15 |
體現新課標的理念; 教學目標明確; 提高學生信息技能和素養。 |
教學設計 |
25 |
教學情境符合教學目標和對象的要求; 恰當選擇應用學科教育資源; 注重學科特點,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 采用符合教學要求的學習模式。 |
教學行為 |
25 |
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性差異; 能利用信息技術的功能優勢調控教學活動; 圍繞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 |
教學效果 |
25 |
教學和信息素養目標達成度高; 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參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得到充分體現。 |
教學反思 |
10 |
有及時的反饋、評價和課后反思。 |
4. 教師網絡空間
評比指標 |
分值 |
評比要素 |
空間設計 |
10 |
欄目板塊設置分類合理,功能使用方便快捷; 頁面導航清晰,顏色協調,簡潔美觀; 開設個性化欄目,符合教育教學需求,體現個人特色。 |
教學應用 |
40 |
網絡備課教研活動內容豐富,記錄完整,教研形式、途徑和內容有創新; 利用空間開展多種教學活動,過程記錄完整; 對學生進行在線指導答疑,在線作業、測試等學習評價活動,過程記錄完整; 師生互動、家?;有畔⒇S富,記錄完整,尊重他人知識產權。 |
應用效果 |
30 |
群體深度參與,備課授課、網絡研修、在線教學、指導評價成效顯著; 空間訪問量大,更新及時,活躍度高,交流互動效果突出; |
特色創新 |
20 |
教學模式、學習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模式有一定創新。 |
5.(1)教育資源應用教學設計方案
評選指標 |
分值 |
評選要素 |
學習者特征分析 |
15 |
準確分析學習者的一般特征和初始能力; 把握信息化環境對學習者的影響; |
教學目標 |
15 |
體現新課標的理念; 教學目標明確; 提高學生信息技能和素養。 |
教學策略 |
25 |
教學方式設計符合學習需要和教學目標; 教學方法選擇恰當; 教學過程設計合理; 注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 |
教育資源 |
25 |
學科教育資源選擇恰當; 信息技術運用合理; 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創新課堂教學。 |
學習者評價 |
20 |
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在教學評價中的優勢; 關注個體差異,評價指標和方法多元化; 注重過程,總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 |
(2)教育資源應用課例
評選指標 |
分值 |
評選要素 |
教學目標 |
15 |
體現新課標的理念; 教學目標明確; 提高學生信息技能和素養。 |
教學設計 |
25 |
教學情境符合教學目標和對象的要求; 恰當選擇應用學科教育資源; 注重學科特點,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融合; 采用符合教學要求的學習模式。 |
教學行為 |
25 |
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性差異; 能利用信息技術的功能優勢調控教學活動; 圍繞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 |
教學效果 |
25 |
教學和信息素養目標達成度高; 學生思維活躍、積極參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得到充分體現。 |
教學反思 |
10 |
有及時的反饋、評價和課后反思。 |
6.精品開放課程
(1)精品視頻公開課
評選指標 |
分值 |
評選要素 |
教學目標 |
15 |
教學目標明確; 內容選題恰當。 |
教學設計 |
25 |
教學策略合理,根據需求,合理采取啟發、討論、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手段; 教學媒體選用恰當; 符合課程學習特點,符合學習者需求; 教學過程完整。 |
教學行為 |
25 |
語言生動活潑,能展現教師的教學個性和人格魅力; 鼓勵與學生有較好的互動; 有較強的現場教學感。 |
教學效果 |
15 |
授課條理清晰,課程內容熟練; 教學重點突出,課堂信息量大; 積極回復學生的學習需求。 |
創新與實用 |
20 |
課程內容與教學形式新穎,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個性表現力; 具有推廣性。 |
(2)精品資源共享課
評選指標 |
分值 |
評選要素 |
教學設計 |
30 |
教學目標明確,內容選材適當; 教學策略合理,教學媒體選用恰當; 界面設計合理,風格統一,有必要的交互; 提供練習,具有學習評價與反饋功能; 教學過程完整; 考慮學習者通過網絡自主學習的特點。 |
課程內容 |
25 |
內容科學,表述準確,術語規范; 課程內容體系完整; 教育資源內容豐富,呈現結構合理。 |
技術運用 |
25 |
教學管理功能方便、實用; 具備良好的師生、生生交互環境; 媒體播放可控; 過程可控,導航清晰、明確。 |
創新與實用 |
20 |
立意新穎,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個性表現力; 適于網絡共享; 運用于實際教學中,具有推廣性。 |
(四)作品資格審定
1.有政治原則性錯誤和學科概念性錯誤的作品,取消參賽資格。
2.杜絕弄虛作假行為。一經發現,取消參賽資格。
3.參賽作品需符合相應項目說明及制作要求。
4.已經正式出版的作品(產品)或在市級以上大賽中獲過獎的作品不在評比之列。
(五)作品制作
1.資料的引用應注明出處。如引起知識產權異議和糾紛,其責任由作品作者承擔。
2. 所有參賽作品(微課、教師網絡空間除外)的內容中不能有意顯示作者姓名、學校等信息。“課件”、“微課”、“課例”、“教師網絡空間”、“教育資源應用教學設計方案”、“教育資源應用課例”,每件作品作者最多不超過3人;“精品開放課程”每件作品作者最多不超過5人;不接受以單位名義集體創作的作品。
三、評比辦法及獎項設置
(一)評比辦法
1.技術測試:包括參賽資格審查、作品“形態界定”審定、作品安裝、運行測試等。通過技術測試的作品提交專家評審。
2.專家評審:由特聘專家、各縣市區、市直屬學校推薦評委等有關人員組成專家評審組,嚴格按照評比指標進行評審,確定作品獲獎等級并推薦優秀作品參加全省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
3.結果公示:評審結果將在綿陽教育技術網(****)公示,接受師生及社會監督。
(二)獎項設置
各參賽項目分別設置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綜合各縣市區、市直屬學校組織開展活動情況及參賽作品獲獎情況確定“優秀組織獎”。
1、參賽作品以縣市區、市直屬學校為單位提交上報,每個縣市區限報15件作品,市直屬學校限報5件作品參加全市評比;每個市級及以上教育技術研究課題組可推薦2件作品參賽,課題組推薦的作品請在推薦作品名單(附表2)的“作者學?!睓谥凶⒚髡n題名稱,參賽名額不占縣市區指標,由各縣統一推薦申報參評。
2、各縣市區、市直屬學校請統一刻錄作品光盤(光盤封面以軟筆書寫縣名、市直屬學校校名)一式兩份,作品光盤內容以文件夾(文件名不得出現學校、作者姓名)形式建立“2017年度綿陽市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作品庫”,二級文件夾分別命名為小學、初中、高中、特教、幼教,三級文件夾分別命名為參評項目名稱,四級文件夾分別命名為作品名稱。四級文件夾內含:參賽作品(各項目作品說明中要求提交的所有內容)、參賽作品登記表(附表1)。
3、各縣市區、市直屬學校須同時報送以下材料的紙質文檔和電子文檔:
(1)作品登記表雙面打印一式1份(附表1)(作者如對“作者申明”無異議,須在登記表作者簽名處親自手寫簽名);
(2)推薦作品名單(附表2);
(3)2017年度綿陽市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評委推薦表(附表3);
(4)組織單位及聯系人信息表(附表4);
(5)組織此次“大賽”的工作情況小結(1000字以內)。
4、2017參賽作品信息總匯表(附表5,僅提交電子文檔)。
以上各項申報材料請于2017年6月15日前報送到市電化教育館應用研究科(恕過期不再受理)。
聯系人:景雪蓮 電話:180****0337
E-mail:767900****@qq.com(郵件主題注明“信息化大賽”)
作品登記表
(該表格請采用雙面打印)
作品編號:
作品 名稱 |
|
學科 |
|
年級 |
|
作品大小 |
MB |
|||
項目 |
基礎教育組 |
課件□ 微課□ 課例□ 翻轉課堂教學課例□ 基于網絡的PBL教學課例□ 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綜合課例□ 移動終端課例□ 創意創作教學課例□ 云端一體互動課堂教學課例□ 教師網絡空間□ |
小學□ 初中□ 高中□
|
|||||||
幼兒教育組 |
課件□ 微課□ 課例□ |
|||||||||
特殊教育組 |
課件□ 微課□ 課例□ |
|||||||||
教學點組 |
教育資源應用教學設計方案□ 教育資源應用課例□ |
|||||||||
中等職業教育組 |
課件□ 精品開放課程 精品視頻公開課□ 精品資源共享課□ 微課□ |
|||||||||
高等教育組 |
課件□ 精品開放課程 精品視頻公開課□ 精品資源共享課□ 微課□ |
|||||||||
作者 信息 (請按各項目限額人數準確填寫) |
姓名 |
所在單位(按單位公章填寫) |
||||||||
|
|
|||||||||
|
|
|||||||||
|
|
|||||||||
僅限 精品開放課程填寫 |
|
|||||||||
僅限 精品開放課程填寫 |
|
|||||||||
聯系人 |
姓名 |
|
手機 |
|
||||||
固定電話 |
|
電子郵箱 |
@ |
|||||||
通信地址 |
|
郵編 |
|
|||||||
作品 特點 |
(包括作品簡介、特色亮點等,字數在200-300之間)
|
|||||||||
作品安裝運行說明 |
(安裝運行所需環境,必要的用戶名、密碼等) |
|||||||||
共享 說明 |
是否同意“組委會”將作品制作成集錦出版或在“大獎賽”網站共享 □是 □否 是否同意“組委會”將作品推薦給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 □是 □否 |
|||||||||
我(們)在此申明所報送作品是我(們)原創構思并制作,不涉及他人的著作權。
作者簽名:1.
2.
3.
4.
5.
年 月 日
推薦作品名單
(僅組織單位填寫,個人報送無須填寫此表)
單位名稱:
序 號 |
作品名稱 |
作者姓名 |
作者學校 |
年級 |
學科 |
參賽項目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推薦單位簽章:
年 月 日
附表3
2017年度綿陽市教育教學信息化大賽評委推薦表
姓名 |
|
性別 |
|
學科 |
|
|||||||||||||
單位名稱 |
|
職稱、職務 |
|
|||||||||||||||
聯系電話 |
|
QQ號 |
|
|||||||||||||||
熟 悉 項目 |
|
|||||||||||||||||
近三年相關專業工作簡歷: |
||||||||||||||||||
推薦意見:
推薦單位簽章: 年 月 日 |
||||||||||||||||||
注:一、推薦評委的基本條件
各縣市區可推薦2名評委,各市直屬學??赏扑]1名評委??梢允侵行W、幼兒教師、教學研究人員、電教人員。推薦人選須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年齡在50周歲以下;
2.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并至少熟悉2項參賽項目。
二、各單位推薦評委人選將進入“評審專家庫”,組織單位根據工作需要從中遴選。
附表4
組織單位及聯系人信息表 |
|||
組織單位名稱 (按單位公章填寫) |
|
||
單位負責人姓名 |
|
||
活動組織、聯系人 |
|
職務 |
|
聯系電話 |
( ) |
手機 |
|
QQ號 |
|
電子郵箱 |
|
推薦單位簽章: |
|||
年 月 日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