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八月度,我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來到一中。從雅安到江油,400公里的距離,為了念好的高中。報到的時候我有我有點惶恐,但我又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
孤獨感在開始軍訓那天悄然而生。當晚,我僵硬而麻木地躺在床上,毫無睡意,只是不停地想:我現在離家有多遠?我什么時候能回去?爸媽現在在做什么?他們會掛念我嗎?我能撐多久?我來這里是正確的嗎?……我好難受,我想回家——我這么想著,手臂忽然觸碰到冰冷的墻壁。我更睡不著了。幾天后,班主
可事情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順利。一次月考,我的數學沒及格,這令我愁苦不堪。想家的失落與學習的挫折折磨著我,某些壞情緒悄然積聚。也就是這時,教數學的
我不能再消沉下去了!自我束縛無異于自我毀滅。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已經期末了。理所當然地,我的期末成績并不理想?!拔疫@么渾渾噩噩地混過這幾個月,是為了干什么?”我質問自己,“我過得這么累,只是為了讓父母擔心,讓自己郁悶,讓生活無趣嗎?”寒假里,曬著老家的太陽,想著:我有那么多朋友都到別處讀書了,為什么人家可以,我就不可以呢?我是累,但這是自己選的……什么都不做,比做錯事更可怕。如初中的我那般,只顧向前即可。
經過一個寒假的思索,我學著改變一些小細節。課業壓力越來越大,我放棄了“學不下去”的觀念,抱著“盡力而為”的態度去學,考試成績不盡人意,我拋開了“我真沒用”的自責,只是淡淡地說一句“下次努力”,順便把錯題移到了糾錯本上;同學的父母在身邊照顧他們,我無視了獨自生活的不便,搬著一堆生活用品默念“I’m strong”……一切似乎開始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后來竟然連成績也上去了!我有些驚喜,看來“盡力而為”的想法是很有效的。
那個期末,我取得了高中以來的最好成績??磥碚娴挠小胺駱O泰來”之說。我默默地想。那時候,似乎所有的孤獨失落都是一場幼稚的夢。
現在,我選擇了對自己而言挑戰性極大的理科。喜歡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只要是對的,那就去拼吧!現在,整個班級都散發著精英之氣,壓得人有點喘不過氣,但也讓我充滿動力。因為經歷過心理低谷的迷茫,所以我絕不會重蹈覆轍。畢竟,那樣看不好的一面,只顧自怨自艾的日子,談不上“生活”;那樣忽視周圍人的幫助,忘記了感激的淡漠,是一種愚昧。
如同余秋雨的《沙原隱泉》里描寫的一樣,埋頭走吧,埋頭走吧,哪怕步子很小,邁步很艱難,我也會走下去。
萬一下次睜眼就會看到那清澈的月牙泉呢,萬一呢。
高2014級11班 白萱瑤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