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精于勤而荒于嬉,形成于思而毀于隨。
——韓愈
中學生朋友們,如果有人問,你認為學習和玩對學生來說,哪一個更重要?你會選擇哪一個?想必你一定會選擇學習吧?因為學習才是學生的真正任務,如果總是玩的話,就會耽誤學業。不信,那就來看看兩個真實的事例吧。
李聰明年就要上初二了,他媽媽對他是煞費苦心,可成績就是提不上來。一天,下雨了,李聰的媽媽馬上打著傘,去學習班給兒子送雨傘,可學習班老師卻說:“今天他沒有來啊,你孩子今天打電話請假說下雨了不來了?!彼麐屵B忙給家里打電話,卻沒人。原來他是去網吧了,網絡游戲成了他的最愛,而且最近他還迷戀上了周杰倫,200元錢的學費都用來買CD了。
張亮他在三、四年級時一直是班里的前幾名,可后來他迷戀上了打籃球,上初中了還在打籃球。結果他今年的期中考試成績幾乎每科都是70多分,可他卻還不以為然,期末也不好好復習,導致他期末數學竟然沒及格,搞得一家人都挺不愉快的。
上面這兩個人,都是由于貪玩而導致學習不好的,可見貪玩的危害性對我們中學生有多大呀!
有人曾經這樣問魯迅先生:“你有這樣的學問究竟靠的是什么?”魯迅說:“別人在跳舞的時候我在看書?!庇幸粋€國外的科學家在談怎樣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時說:“到了晚上,如果你看到實驗樓燈火通明的話,那么這所大學就有希望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惫沤裰型?,靠勤學苦讀、刻苦鉆研而取得成績的事例比比皆是。每年高考放榜之際,都會有一群“狀元”涌現在各大報刊之上,暢談心得體會、興趣愛好、希望和理想。而他們都有一條共同的成功經驗,那就是勤奮刻苦。只有勤奮才能出成績,只有勤奮才是成功的關鍵。
在中國古代,關于刻苦學習的故事有很多,比如:
鑿壁偷光
這個故事講的是西漢的著名學者匡衡。
匡衡出生于農民家庭,生活十分貧困。他從小就很渴望讀書,可是父母沒有能力供他上學,甚至連書本也買不起,匡衡只好向別人借書來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讀一讀書,但由于家中窮得連燈油也沒有,根本沒法點燈讀書。正當匡衡發愁時,忽然發現絲絲的光線,正從墻壁的縫隙中透射過來,原來這是鄰居的燈光??锖庑纳挥?,便用鑿子把那小縫挖大成一個小洞,然后捧著書,倚在墻邊,利用那點微弱的光線閱讀。從此,匡衡每晚就借鄰居的燈光,埋首苦讀,最后成為了著名的學者。
螢囊映雪
“螢囊”講的是東晉時期的車胤。
車胤(公元333~401),字武子,南平郡離縣人(今臨澧縣柏枝鄉)。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車胤囊螢夜讀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鼓舞后輩,永世垂范。他功名仕途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先后曾任:中書侍郎、侍中、國子監博學、驃騎長史、太常、護軍將軍、丹陽尹、吏部尚書,兩次晉爵后,被朝廷封為關內侯與臨湘侯。職守功勛,頗極一時之盛。
“映雪”講的是晉代孫康。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官至御史大夫。
孫康幼時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攻讀,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床上默誦。
一天夜里,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屋頂白了,地上白了,樹上也白了。整個大地披上一層銀裝,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他站在院子里欣賞銀裝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一盞昏黃的小油燈要亮堂得多呢!
從此孫康不再為沒有燈油而發愁。整個冬天,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到雞叫。即使是北風呼號,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最后終于成為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
![]() |
![]() |
![]() |
![]() |
![]() |